在线客服系统
“吃点再睡”还是“饿着睡”?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吃点再睡”还是“饿着睡”?

2025-05-08 19:532830

  晚上睡前饿了,特别想吃东西。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一般你会选择饿肚子睡觉还是吃点夜宵?

  长期饿着肚子睡觉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胃炎、胃溃疡

  不管是否吃饭,胃肠道都要分泌胃酸。胃酸是一种强酸,如果直接和胃黏膜接触,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影响睡眠

  饿着肚子睡觉可能会引起心慌、出汗、乏力、手抖,严重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低血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睡觉会引起“黎明现象”,严重可能会引起昏迷。

  哪些人适合吃夜宵?

  糖尿病患者

  为了避免出现“黎明现象”,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睡觉前吃一些健康食物,这样能够保证夜间血糖平稳。

  胃病、肝病患者

  这些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下降,虽然很容易饿,但是吃一点就饱,吃夜宵能让患者在夜间维持营养吸收。如果把加餐放到白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餐,所以建议晚饭两小时后吃一些夜宵,比如粥、馒头、面条、小馄饨等,夜宵的量可以和正餐一样。

  消瘦的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患有基础疾病,造成食欲不振、饭后容易腹胀,以致体重持续下降,这时候建议养成睡前加餐的习惯。一方面不影响一日三餐,同时也利于胃肠道吸收营养,防止体重进一步下降。

  夜宵吃不对有哪些风险?

  肥胖

  夜间活动减少、代谢减慢,睡前增加饮食,人体会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引起体重增加,导致肥胖问题。

  失眠

  睡前吃得太饱,容易引起大脑活跃,导致失眠。

  增加胃肠负担

  夜间睡眠期间,通常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睡前额外增加饮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出现消化不良、食物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

  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喝牛奶,牛奶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的色氨酸等成分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但在睡前饮用可能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慢性咳嗽、哮喘、鼻窦炎等,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现。

  损害肾功能

  烧烤、火锅、炸鸡、泡面……这些高盐、高油的夜宵会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肾脏代谢负荷。

  睡前饿了到底应该怎么吃?

  临睡前1小时至2小时吃夜宵

  别吃完夜宵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肠胃健康和入眠,建议睡前1小时至2小时吃夜宵。

  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

  建议优先选择燕麦片、全麦面包、苏打饼干、苹果等,这些食物不容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不要吃得太饱

  吃得太饱再睡觉,很容易让身体把额外的热量储存为脂肪,导致肥胖。上床睡觉前只要保证没有饥饿感即可。

  (摘自央视新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来了
  工人日报北京5月7日电(记者杨召奎)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

0评论2025-05-08611

科学家解码手部运动“神经地图”
  工人日报讯 (记者于忠宁)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牵头的研究团队

0评论2025-05-08851

起底新型保健品电话销售诈骗
  警惕一种新型保健品电话销售诈骗——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正规保健品公司客服、医疗专家,通过电话为购买过保健

0评论2025-05-08340

医保“为治疗结果”付费助力三方共赢
  “目前,支付方式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

0评论2025-05-08886

镁剂辅助化疗可减毒增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刊发

0评论2025-05-08237

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了迄今全球

0评论2025-05-08361

眼科专家喊您多吃菠菜与深海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教授李宁介绍,致盲性眼病——黄斑变性(简称AMD)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率

0评论2025-05-08818

织密医疗信息保护机制刻不容缓
  近日,山东孕妇刘女士突然收到一条加好友申请:“××月子中心,为您提供专业产后服务。”她心头一紧——几天

0评论2025-05-08886

镁剂辅助化疗可减毒增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刊发

0评论2025-04-30240

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

0评论2025-04-3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