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夏季吃“苦”胜似进补 靠谱吗?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夏季吃“苦”胜似进补 靠谱吗?

2025-07-14 12:548160

并非所有人适用 需根据个人体质

夏季,天气炎热且环境潮湿,不少人出现胃口不佳、身体乏力等症状。民间有“夏吃苦,胜进补”的说法,那么多吃苦味食物是否真能增加食欲、补充能量呢?

近期,各大菜市场里的苦瓜、芹菜、苦菊、蒲公英、莲子和莴笋等苦味食物格外受市民青睐,销量颇佳。有市民表示,夏天心火大、人浮躁,买苦瓜回家凉拌,清火去火,吃起来清爽舒服。

市第三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郑平称,“夏季吃苦胜似进补”是中医养生谚语。从中医视角看,苦味食物属寒性,可清心火、祛暑湿,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与消化功能。其含有的生物碱、苷类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作用,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进入夏季后,暑热与湿邪交织侵犯人体,身体较差尤其是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群易出现“苦夏”症状,如头晕、身体乏力、胸闷气短、没胃口、精神涣散等,此时食用苦味食物有一定益处。

食用苦味有禁忌,脾胃弱者需留意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靠吃苦味食物缓解“苦夏”症状。不同体质人群,“苦夏”表现各异,单纯依靠吃苦味食物缓解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郑平指出,苦味性寒,平时吃一点凉东西就拉肚子的人不适合吃苦味食物。此外,老年人及婴幼儿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用苦味食物要适度。

搭配方法有讲究,健康食用是关键

要想吃得健康,苦味食物的搭配方法很重要。由于苦味食物多性寒,与温性食材如姜、蒜、鸡肉搭配,能减少寒性刺激,像苦瓜炒牛肉、蒲公英蛋花汤就是不错的搭配。同时,高温油炸或过重调味会破坏苦味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建议食用时以清淡烹饪为主,避免过度加工。

郑平提醒,夏季食用苦味食物要注意用量,建议一周吃2到3次,吃太多易损伤脾胃。每天要饮用1500毫升以上水,避免身体脱水,且要多样化摄入,苦味食物仅占饮食一部分,需搭配新鲜的果蔬和优质蛋白。另外,夏季湿气重,还可适当加入赤小豆、薏米等利湿食材,增强整体调理效果。

部分苦味藏毒素,食用辨别要谨慎

虽说夏季吃苦味食物有开胃解暑的效果,但有些看似清脆爽口的苦味食物可能藏着“毒素”。像表面光滑、形似葫芦的蒲瓜,是很多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清炒、做汤都很清爽可口。然而,蒲瓜在运输或储存不当、不新鲜时,会产生一种发苦的有毒物质——葫芦素。

郑平介绍,这种致苦物质是苦葫芦素,毒性极强,且化学性质稳定,翻炒煮沸到100℃都无法破坏其毒性。包括蒲瓜在内,像大家常吃的丝瓜、葫芦、甜瓜等,都属于葫芦科植物,保存不当都有可能发苦。

医生提示,食用前一定要注意辨别。切开后,先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苦味,要立刻整根丢弃并立即漱口,一口都别吃。另外,像菜刀、砧板、锅具等也必须反复冲洗干净,避免毒素残留。

记者 李岩 王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太赫兹光声系统实现血钠无创实时监测
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无须抽血或标记即可实时监测活体小鼠血钠水

0评论2025-07-15798

我科学家攻克系统性硬皮病难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强)7月11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获悉,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0评论2025-07-15641

糖尿病精准分型新模型问世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胡婧宜)7月1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周智广、肖扬团队

0评论2025-07-15488

人体上热下寒怎么办?
俗话说:“头要凉,脚要暖。”在生活中,有的人头面部上火症状频发,但腹部发凉、下肢难暖,以膈为界表现为上热下

0评论2025-07-14144

身体减重 健康加分
“国家喊你来减肥!”一场关乎健康的“体重管理”行动已经启动。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

0评论2025-07-14534

夏季挑选合适鞋子5点建议
  人人都需要有一双好的鞋子,最常穿的鞋子舒适度对比,夏季如何选对鞋子?  十厘米的高跟鞋  穿上超过五厘

0评论2025-07-10374

事关家里饮用水安全6个问题一次说清楚
水是生命之源,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饮用水怎样才算“达标”?烧水壶有水垢,会危害健康吗?自来水发白,还能喝

0评论2025-07-10833

老来瘦≠老来寿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肌少症”正日益普遍。数据显示,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中,肌少症的发病率为5%至13%

0评论2025-07-10292

夏日三大过敏“元凶”伤身扰人
记者 俞慧友炎炎夏日,让人难受的不只是高温酷暑,还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过敏性疾病。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到来之际,

0评论2025-07-08451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
日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

0评论2025-07-0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