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加强人文关怀 驱散病耻感的阴霾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加强人文关怀 驱散病耻感的阴霾

2025-01-07 13:444620

  在医学的广袤天地间,“病耻感”如同隐匿的阴霾,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心灵世界。“病耻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患者因患有某种疾病而产生的羞耻感。“病耻感”在不同层面对患者群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自我认知方面,患者可能对自身疾病存在负面的自我认知。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羞耻感而拒绝服用精神类药物,从而酿成严重后果。他们很多时候会认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是不应该出现的,从而产生羞耻感。

  第二,在社会观念影响方面,人们可能会对某些疾病存在偏见和歧视,这会加重患者的“病耻感”。以传染病为例,社会上可能会对艾滋病患者存在误解,使得艾滋病患者在面对社会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病耻感”。

  第三,在生活影响方面,“病耻感”会让患者在社交生活中退缩。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衰竭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投来异样的眼光,而减少社交活动。他们害怕被朋友、同事同情或者嫌弃,逐渐与社会隔离。

  我曾邂逅一位年轻的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房的狭小空间里,他宛如一只受伤的雏鸟,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他人的视线,除了至亲家属,拒绝任何人的探视。即便是医护人员进行的正常诊疗操作,也会招致他强烈的抵触情绪。患者害怕被他人异样的目光所歧视,担忧自己原本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会被这无情的疾病彻底摧毁。

  因此,“病耻感”不仅仅是患者个体内心的挣扎,更深刻地反映出整个医疗行业在人文关怀维度所面临的考验以及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获得内心的安宁,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疾病和患病之人,减少恐惧、不安和抵触,让他们获得公平、公正和友好的待遇,是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比如在肿瘤科,众多患者在被确诊癌症的瞬间,便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不见底的自我否定之中。他们在内心深处笃定地认为自己已然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对此,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团队在给予患者专业的医疗护理之外,往往还会精心地为患者安排心理疏导和芳香呵护疗法,让患者在宁静、芬芳的环境下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治疗。同时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小活动,让患者在治疗之余能够一起动手写“福”字、剪窗花、做手工,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在病房环境的营造上,我们也摒弃传统医院那种冰冷、单调且充满压抑感的布置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温馨宜人的装饰画,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作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摆放生机勃勃的绿植,为这一方小小的空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让患者在不经意间便能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力量与温暖慰藉。

  此外,在精神科,为了应对“病耻感”现象,通常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措施。他们专门为患者打造温馨私密的一对一诊疗空间,从环境设置上充分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积极投身于社区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的公益活动之中,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讲座、健康咨询以及公益宣传活动等,向广大公众深入浅出地宣传精神疾病的成因、症状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较高的可治愈性,纠正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错误认知与偏见。

  未来,我们将更加关注医学人文建设,通过改善医疗环境、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心理支持等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逐步形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让医学人文的光辉真正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在与疾病顽强抗争的荆棘之路上,不再孤单,不再被“病耻感”的阴霾所困扰。同时,我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广泛传播正确的疾病认知和就医理念,与社区组织紧密合作开展形式丰富的健康公益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疾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以科学的知识、真实的案例和温暖的故事,逐渐消除社会对各类疾病的歧视与偏见,重塑大众对患者群体的理解与包容,向着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全民健康福祉的目标稳步迈进。(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主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镁剂辅助化疗可减毒增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刊发

0评论2025-04-30235

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

0评论2025-04-30676

眼科专家喊您多吃菠菜与深海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教授李宁介绍,致盲性眼病——黄斑变性(简称AMD)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率

0评论2025-04-30339

关注职业健康 提升应对技能
  “与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等职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亟须应对的新挑战。”4月28日,

0评论2025-04-30807

脂肪“小工匠”为啥爱挑中年人“造屋”
  曾经坚挺的六块腹肌,渐渐被柔软的“游泳圈”取代,这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是健康隐患在悄然滋生。腹部脂

0评论2025-04-30327

巨细胞病毒或改进黑色素瘤疗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巨细胞病

0评论2025-04-30876

超级干细胞有助改善生育治疗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通过改变饮食条件,可以培育

0评论2025-04-30435

可穿戴设备能实时检测血液内单个细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一款名为CircTrek的可穿戴医疗监测设备。这款仅

0评论2025-04-30152

电子“皮肤”让夜视眼镜更轻便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生长并剥离电子材料的超薄“皮肤”。

0评论2025-04-30631

美年健康华南大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环卫工人爱心公益活动,筑牢基层职工健康防线
  在城市的晨曦中,在夜幕的微光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持扫帚,用勤劳的双手拂去街道的尘埃,日复一日,年复

0评论2025-04-2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