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融合 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共用?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融合 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2025-01-17 17:218620

  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两者融合、彼此赋能,正逐渐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代表委员们认为,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上海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市工商联调研民营企业时发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融合,还有几道障碍需要跨越。首先是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包括实际应用场景部署难、创新试错成本高、产品精准估值体系缺失等,还未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其次是数据供给存在瓶颈。上海医疗数据量虽庞大,但因数据获取难、数据流通成本高、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相关数据“不好用”“不能用”。另外,有生物、化学、医学和AI等专业复合背景的人才稀缺,产业基础存在短板。 

  《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于去年11月发布,提出建设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包括小分子创新药物筛选和优化平台,以及大分子生物医药大模型干湿迭代设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深度融合,是孕育更多创新策源“核爆点”的重要引擎。市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建立产学研医一体化协作平台,鼓励生物医药企业、AI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宽松、灵活、长期的资金支持,并允许企业采取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探索构建行业评估标准和体系,引导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采取更加科学客观的价值评估方法。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共用,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物医药的重要基础。市工商联建议,加快探索数据的标准化、协同开放、安全保护及价值评估等机制,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易平台,增强医疗机构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意愿,确保数据“好用”“能用”。 

  深化锻造产业基础,则要加快人才引育。市工商联建议,打破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的专业人才壁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鼓励高校增设跨学科专业,并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行双导师制,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记者 邬林桦 周程祎)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镁剂辅助化疗可减毒增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刊发

0评论2025-04-30235

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

0评论2025-04-30676

眼科专家喊您多吃菠菜与深海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教授李宁介绍,致盲性眼病——黄斑变性(简称AMD)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率

0评论2025-04-30339

关注职业健康 提升应对技能
  “与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等职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亟须应对的新挑战。”4月28日,

0评论2025-04-30807

脂肪“小工匠”为啥爱挑中年人“造屋”
  曾经坚挺的六块腹肌,渐渐被柔软的“游泳圈”取代,这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是健康隐患在悄然滋生。腹部脂

0评论2025-04-30327

巨细胞病毒或改进黑色素瘤疗效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巨细胞病

0评论2025-04-30876

超级干细胞有助改善生育治疗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通过改变饮食条件,可以培育

0评论2025-04-30434

可穿戴设备能实时检测血液内单个细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一款名为CircTrek的可穿戴医疗监测设备。这款仅

0评论2025-04-30152

电子“皮肤”让夜视眼镜更轻便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生长并剥离电子材料的超薄“皮肤”。

0评论2025-04-30631

美年健康华南大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环卫工人爱心公益活动,筑牢基层职工健康防线
  在城市的晨曦中,在夜幕的微光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持扫帚,用勤劳的双手拂去街道的尘埃,日复一日,年复

0评论2025-04-2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