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立秋未入秋 三伏天仍在“烤验”:养生要点不能忘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立秋未入秋 三伏天仍在“烤验”:养生要点不能忘

2025-08-07 15:135000

中国经济网8月7日讯(记者 韩璐)8月7日立秋节气到来。作为一种社交文化现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连续几年成为各大茶饮品牌的营销抓手。据记者统计,以此为由头推出应季或限定新品的品牌包括林里、瑞幸、满记甜品、1点点等。虽然秋天的氛围被渲染正浓,但从气候特征看来,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牛”的说法,立秋不等于入秋,科学防暑不可松懈。

中伏与末伏交替阶段,高温高湿的“桑拿天”仍是天气主角。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提示,夏季高温暑湿之气最易影响心神。三伏时节,人们常感心烦意乱、睡眠不安,这正是中医所指“心火亢盛”或“暑热扰心”的典型状态。冰镇饮品虽能带来一时凉爽,但其性大寒,易损伤脾胃阳气(即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水湿代谢的关键,脾胃阳气受损,则运化失常,易生腹胀、纳差、腹泻,更易导致湿浊内生,郁久化热。这种内生的湿热困阻中焦(腹部脾胃区域),进而上扰心神,反致人感觉昏沉烦闷,形成“外热内寒”或“寒包火”的复杂状况,不利于情绪稳定。

夏季高温难耐,空调成了许多人消暑的“标配”,但随之而来的“空调病”却常被忽视。江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负责人邱赟表示,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若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或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据介绍,长时间不用的空调在使用前最好及时清理。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造成不适,骤冷骤热机体很难适应,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因此设定制冷温度不宜过低。开空调时,建议2小时~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分钟~15分钟。避免直吹身体,尤其是头面部、膝盖、小腹、腰部等。

饮食调养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李永进表示,夏季饮食要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并适量补充水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压力过大,明星、网红频患焦虑症
近日,歌手陈奕迅自曝因压力过大患上焦虑症;演员于娜透露,自己因焦虑症服药导致体重飙升至180斤;千万网红“

0评论2025-08-18466

数字时代工伤——“鼠标手”纳入职业病
感到手部不适尽快就医排查 别等肌肉萎缩才重视本月起,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鼠标手”首次作为职

0评论2025-08-08888

长期使用原料超标的手机壳可能危害健康
塑化剂工业胶重金属含量超上限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家手机不离手,为求方便和安全,纷纷

0评论2025-08-08854

立秋后还能“啃”西瓜吗 老人孩子脾虚者少吃
  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落幕,更标志着秋季的

0评论2025-08-08410

老人莫名偏瘫,竟是牙源性脑脓肿所致
武汉晚报讯 8月3日,已能自如活动的祝老伯特地来到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将一面锦旗送到该院神经内科

0评论2025-08-06684

夏季这些“过敏元凶” 您知道吗?
每年8月的第二周是中国过敏防治周。很多人觉得春季是一年中过敏最高发的季节,实际上每年夏季,各大医院的过敏患

0评论2025-08-06583

汛期这样腹泻请立即就医
  进入汛期,多雷阵雨天气,局部地区经常出现暴雨并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降低损失,确保广

0评论2025-08-06484

宝宝“头睡偏了”?可能没那么简单
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可能会以为“头睡偏了”,实际上情况不那么简单,很可能发生了颅缝早闭,对此不能大

0评论2025-08-06537

古诗中的消暑良方
“暑景方徂,时惟六月。大火飘光,炎气酷烈”“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南

0评论2025-08-06231

风险虽低 老年人仍有可能感染HPV
定期筛查和个人保护很重要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健康观念的进步,老年人感染HPV的风险被越来越重视,天津市疾控中心

0评论2025-08-0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