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悉心关怀劳动者情绪健康_行业动态_资讯_大健康环球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悉心关怀劳动者情绪健康

2025-09-09 17:128270

  【关键词】“情绪假”“委屈奖”

  【事件】前不久,上海一咖啡店店员因遭顾客咆哮而落泪,相关话题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关注和讨论。“要时刻对同事和客户保持热情微笑”“累是来自情绪而不是工作本身”……对于“情绪过劳”,很多人并不陌生。针对这类问题,近来,一些用人单位开始探索“情绪假”“委屈奖”等机制,加强对劳动者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怀。

  【点评】

  在一般认知中,劳动分为脑力与体力两类,其实情绪劳动在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社会学家给它下过定义——为了让他人感到满意和舒适,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表情所付出的、常常被忽视的劳动。

  现实中,情绪劳动最常见于需要对外提供情绪价值的特定岗位,比如,窗口工作者、销售人员、礼仪人员,以及作为新兴职业的网络主播等。从事这些职业,以良好的情绪进行互动是必要素质。这些情绪投入,也为社会运转提供了“润滑剂”。

  然而,时刻保持积极情绪,也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担。高强度输出积极情绪,长期来看会“透支”从业者自身的“能量”。贵州一高速公路收费员被司机骂哭后迅速整理心情微笑服务;某汽车4S店主播深夜直播,看到母亲留言后落泪……近些年一些案例引发关注,反映了人们对情绪健康更加重视。

  情绪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任何行业的劳动者都可能“情绪过劳”。比如,短期工作压力过大却无暇调节,职场人际关系复杂难以从容应对,等等。情绪的付出,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一样会带来疲惫感,这种隐性的疲惫倘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就有可能使人陷入精神的“亚健康”。“情绪过劳”会削减劳动者的热情和创造力,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也有消极影响。消除这种情绪困扰,不仅是个人成长需要迈过的坎,也是用人单位处理劳动关系时应该答好的课题。

  人不可能脱离情绪而存在,出现负面情绪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积极化解。

  从个体层面看,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学会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尽管情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但最终掌控权其实在自己手中。合理看待自身的情绪,避免内耗;注重内省,做情绪的主人,会变得更加豁达。须知,“忍”是苦水藏心,“容”则是山海入怀。

  从社会层面看,要更加系统地关注劳动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从一些企业设立“委屈奖”“慰问基金”等,为劳动者提供物质补偿,到部分企业允许员工请“情绪假”“不开心假”,让劳动者松一松过紧的发条,再到有地方推出职业人群心理咨询平台,提供专业化心理健康支持……让管理模式更科学、公共服务更具人文关怀,类似的探索值得鼓励推广。

  与点滴进步同样可贵的,是个人情绪这种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得到更多关注、被纳入公共讨论。这反映的正是全社会对人的价值的愈发尊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相关保障不仅要覆盖物质层面,也应向精神层面延伸。这是“投资于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前进的过程,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不同岗位上追梦的劳动者都会奋斗得更舒心、更适意。(成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零近视”小学没讲完的故事
若非亲眼所见,我是不会相信有“零近视”小学的,但在云南群山环抱的山村中,确确实实有这样童话般的存在。

0评论2025-10-10834

如何保证摄入食物多样
刚刚过去的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体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

0评论2025-10-1025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标准发布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电(申奇)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0评论2025-10-10762

别冤枉了这些习惯和食品
前不久,本版发布的《这些“好习惯”,其实不健康》《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与热议

0评论2025-10-10714

警惕“舌尖上的甜蜜”
据新华社电(记者 蔺娟)近日,专家表示,认清糖的多重危害,养成控糖意识,对保持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作

0评论2025-09-30208

两盒柿子下肚 男子进了医院
金秋时节,佳节将至,柿子挂满枝头,诱人的口感让不少人难以抗拒。然而柿子虽美味,若食用过量或方式不当,极易引

0评论2025-09-30492

男子在家拔罐竟致高位截瘫
近日,武汉市民王先生(化姓)因在家中不当拔罐引发高位截瘫的事件,令人警醒。据了解,王先生长期受腰背疼痛困扰

0评论2025-09-30237

咳嗽不停,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
36岁的王女士近3个月来被咳嗽折磨得苦不堪言,尤其是晚上和凌晨,咳嗽得格外厉害,遇到冷空气或者油烟刺激,咳

0评论2025-09-30279

解预制菜之困,在“透明”二字
近期,预制菜被推上风口浪尖,引发广泛争议。它到底安不安全?商家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主动告知?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安

0评论2025-09-29713

丝路药茶的味道
“望、闻、问、切”是41岁的买提卡斯木·芒里克了解客人身体状况,为其配制药茶的主要方式。这项技艺传至买提卡

0评论2025-09-29890